在过去的几年中,亚洲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了该地区肥胖率的上升,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年轻人中。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和心力衰竭的已知风险因素。尽管世界卫生组织通常将肥胖人群定义为BMI大于或等于30,但这是高度异质性的。
在代谢不健康的个体中,肥胖同时存在多种共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等,严重影响心脏及身体所有器官的健康,包括心脏重塑、心肌功能障碍、射血分数保留HF、冠状动脉疾病等。另一方面,营养不良是指任何营养不平衡,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世卫组织强调,"营养不良的双重负担",即营养不良者和肥胖或患有与饮食有关的非传染性疾病者,是一个真正的和日益严峻的全球卫生挑战。
血清白蛋白(SA)和预后营养指数(PNI)是营养状况的指标,已经证明对多种心血管疾病结局有预后影响,特别是心衰(心力衰竭)。研究人员研究了5300名无症状亚洲参与者(平均年龄49.6±11.4岁;64.8%为男性),这些人在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连续参加心血管健康筛查项目。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特征的参与者被描述和分层的一个综合亚组的肥胖和营养状况。肥胖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亚洲BMI分界线(低≤25 kg/m2;高& gt;25 kg / m2)。营养状况主要由SA定义,其次是PNI和全球营养不良领导倡议(GLIM)标准。
最终队列包括2096名(39.0%)瘦弱-营养良好(BMI低,SA高),1369名(25.8%)肥胖-营养良好(BMI高,SA高),1154名(21.8%)瘦弱-营养不良(BMI低,SA低),681名(12.8%)肥胖-营养不良(BMI高,SA低)参与者。与其他所有亚组相比,肥胖-营养不良参与者的平均年龄更大(54.5±11.4岁),女性更多(41%),平均腰围(91.7±8.8cm)更高,体脂率最高(32%),高血压(32%)、糖尿病(12%)和心血管疾病(11%)发生率最高。
目前缺乏关于肥胖和营养不良对人类心脏结果的综合影响的研究。研究普通社区中肥胖和营养状况与临床特征、超声心动图改变和临床结局的关系,e来自台湾重症监护室的专家他的一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志上。在平均3.6年的随访中,作为参考,瘦肉营养良好组的总体患病风险最高,其次是瘦肉营养良好组和肥胖营养良好组。的当使用其他人体测量指标(腰围和体脂)和其他营养状况指标(PNI和GLIM标准)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营养不良的肥胖个体心脏并发症负担最高,总体预后最不良。要有一颗健康的心,就要努力做一个营养充足的人这n人!
探索Lepu C狗万是什麽意思ardiovasculorsolutions:https://en.狗万是什麽意思lepumedical.com/products/cardiovascular-products/
Refe芮妮:亚洲成年人肥胖和营养不良与心脏重塑和心血管结果的关联:一项队列研究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d.1003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