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工作站检测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操作中的各个环节对检测的检测效果影响较大。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导致不完全的显色、图案等结果。我们将操作中每个环节经常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总结如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提高实验质量。
Ⅰ。全自动ELISA试剂的选择
选用高质量的检测试剂完全自动化的ELISA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操作前,将试剂在室温下平衡30-60分钟。
Ⅱ。全自动ELISA上样
1.可能的原因:
(1)若血清或血浆样本分离不好,可加样;
(2)人工操作时,样品板过多,会导致样品进入培养箱前等待时间过长(尤其是室内温度较高时);
(3)加样、加酶试剂后,酶从孔中溅出。
2.解决方案:
(1)标本为血清:血液最好自然储存1-2小时,然后3000rpm离心15分钟;
标本为血浆:必须使用含抗凝剂的血样采集管,采血后立即倒置混合5-10次。一段时间后,3000转/分离心15分钟;
如果在几天内测试,可放入冰箱2-8℃,如果要储存,可放入-20℃的低温冰箱。
(2)加样后及时将样品放入培养箱。
(3)加入酶试剂后,用吸水纸擦拭微量滴定板表面晾干。
(4)如采用AT或其他自动加样,加酶试剂最好选用FAME或其他后处理仪器。
(5)标本多时,请分批操作。
Ⅲ。全自动ELISA孵育
1.可能的原因:
(1)孵育时无盖或盖板,使标本或稀释剂蒸发吸附在孔壁上,难以彻底清洁;
(2)人为延长孵育时间,导致反应周围非特异性结合紧密良好,难以彻底清洗。
2.解决方案:
(1)附有封面或封面;
(2)严格按照说明书控制操作时间。
Ⅳ。全自动ELISA洗涤板
1.可能的原因:
(1)手动洗盘,液体在孔间交叉;
(2)使用半自动洗盘机洗盘时,洗涤液量不足,导致洗盘不全;洗盘针堵塞,导致吸盘不全;洗板差导致洗板效果差;
(3)反应板过多,导致洗盘等待时间过长。
2.解决方案:
(1)确保洗液填满小孔,洗针畅通。洗完盘子后,最好在吸水纸上轻轻拍干(选择干净、无或少灰尘的吸水材料);
(2)合理布置,或多使用洗盘机。
Ⅴ。全自动ELISA显色仪
1.可能的原因:
(一)配制显影剂时间过长或者使用过期的显影剂的;
(2)添加显影剂时,从孔中溅出,使液体回流。
2.解决方案:
(1)使用前应尽量准备好显影剂,过期的显影剂不得使用。浅蓝色TMB显影剂未使用;
(2)加样时防止显像液流出;
(3) A、B液应避免与金属设备接触。
Ⅵ。终止全自动ELISA
可能原因:如添加停止液时气泡增多,导致误报增加。因此,添加停止液时应避免产生气泡。
Ⅶ。全自动ELISA的平板读数
如果读板时底板不干净,请确保微量滴定板是干净的。因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确保ELISA平板不接触次氯酸,尽可能实现全自动ELISA检测标准的自动化,有效提高检测质量。此外,选择合格的ELISA试剂也很重要工作站的供应商.
在实际操作中,除了选择好试剂外,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步骤。同时,要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工作,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检查每一个标本,确保检查质量。目前,国内相当多的检测单位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的酶标仪,为实现全自动ELISA标准化检测,提高检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