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可分为瓣膜性心房颤动和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其引起的血栓栓塞是AF患者最有害的并发症(20%):缺血性脑卒中。根据相关统计研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90%以上来源于左心耳,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60%来源于左心耳。房颤患者引起中风的可能性是无房颤患者的5倍。
目前预防和治疗房颤引起脑卒中的主要方法有长期口服抗凝血剂(LT-OAC)、射频消融术(RFA)等。虽然抗凝药物(OAC)可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在某些特定人群中,仍存在较高的出血风险;RFA的缺点明显,临床应用较少。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疗血栓栓塞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
左心耳封堵术(LAAC)是一种经皮微创介入技术左心耳封堵器放置于左心耳区域,以阻塞左心耳,从而阻止血液流入左心耳,从而防止血栓或血栓栓塞事件。主要适用于卒中高危、有抗凝治疗禁忌证、出血风险高、不愿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尤其是75岁以上的患者。
左心耳封堵器的结构大致可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根据左心耳的形状,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根据左心耳封堵器的屏障位置,可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
最重要的是,长期的临床研究表明,理想的左心耳封堵器是完成左心耳封堵的关键因素。应满足以下条件:完全闭塞左心耳,植入后不脱落,无或少血栓形成,不影响相邻结构,易于植入,可自由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