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我国居民第二大死亡原因。
目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不能单纯通过生活方式来改善。通过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可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获得有效的治疗。
然而,许多人相信,一旦植入支架,他们就可以“坐下来放松”。相反,为了防止术后复发、支架血栓形成、再狭窄等并发症,防止冠心病未来继续发展,必须注意以下注意事项!
为避免冠状动脉再次狭窄或动脉粥样硬化快速进展,必须控制好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性别(男性)、吸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饮食)、肥胖/超重、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其他遗传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其中,性别和遗传因素是不可改变的因素,其余是可控的因素。
因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除了通过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减肥等改善生活方式外,还需要合理用药,将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适当水平。无三高的患者也要注意血糖、血脂、血压的水平。
冠状动脉支架只是暂时打开了“罪魁血管”,即最严重的狭窄,而其他部位的狭窄仍然存在。药物治疗除了可以防止动脉硬化的快速发展外,还可以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再狭窄等并发症。发生了。因此,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后的患者是高危人群,需要加以预防。
1.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是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风险的关键治疗方法。
如无禁忌症,PCI术后应常规随访常规“双抗体治疗”(氯吡格雷75 mg qd/替格瑞洛90 mg bid +阿司匹林100 mg qd),并长期维持阿司匹林。
对于未置放冠状动脉支架的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应继续使用氯吡格雷75 mg/d双抗血小板治疗至少28天,最好12个月。
对于接受支架植入的患者(无论是裸金属支架还是药物洗脱支架),术后至少进行12个月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2.降脂药物
常用的药物是他汀类降脂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除降血脂外,还具有抑制炎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肝脏合成过量胆固醇等作用。
3.β受体阻断剂
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所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都应使用β-阻滞剂,其具体作用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提高患者寿命。期预后。
β受体阻滞剂可从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中选择,剂量可单独调节。患者静息心率控制在55-60次/分为宜。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这些药物可改善血管内皮,促进血管扩张,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功能,抵抗心肌缺血,抵抗心室重构。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如果无禁忌症,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应使用ACEI。如果患者不能耐受ACEI,可以使用ARB药物代替。
5.其他人
如硝酸盐、钙离子拮抗剂、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等,部分中药可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生成。